2023深度观察 | 算网融合发展分论坛召开
2023年1月7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主办的“2023中国信通院ICT+深度观察报告会”算网融合发展分论坛线上举办,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李洁出席会议并发表致辞,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郭亮对《DPU发展分析报告(2022年)》进行解读,论坛由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数据中心部副主任王少鹏主持。
本次论坛中,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发布的《DPU发展分析报告(2022年)》深入剖析了DPU产业全貌、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并邀请业界嘉宾大咖,围绕DPU发展分析、存储架构、数据存力、生态构建、算网协同等方面,多维度探讨算网融合发展新能力、新机遇和新未来。
李洁在致辞中指出,算网融合是继数网协同、云网协同之后算力模式的又一次升级,是我国算力领域的一项开创性实践,推动算网融合发展对于增强我国算力能力,加快生产模式转型和生产效率提升,全面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李洁表示,算网融合呈现算力资源高效集约、算网设施绿色低碳、算力泛在灵活供给、算网服务智能随需四大特征,可有效支撑“东数西算”推进过程中的远距离算力调度、多样化算力纳管和一体化算网构建。
郭亮对《DPU发展分析报告(2022年)》报告进行解读。他聚焦算力卸载、算力释放和算力扩展,阐释了DPU的关键发展驱动、核心技术价值和重点赋能领域,介绍了RDMA高速网络技术、数据面转发技术、网络可编程技术、开放网络及DPU软件生态等关键要素。郭亮指出,未来,DPU产业赋能价值将逐步凸显,产业应用将持续加速;而DPU技术发展、场景探索和设备部署也将不断加快,技术创新将持续活跃。
中国电信研究院云网所云计算研究中心总监赵继壮分享了算网融合数据中心存储架构研究,介绍了可实时调整的超大带宽弹性广域网互联技术、大数据漂移计算技术、智算中心远程算力访问技术等九大算网融合数据中心关键技术,展示了长途数据高速传输公共服务平台、大数据智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等算网融合新型产品。赵继壮表示,随着企业系统部署模式从单数据中心为主演进为跨东西部多个数据中心,算网融合将在大数据业务、智算业务和科学计算业务中得到广泛应用。
云脉芯联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孙伟介绍了算网融合时代DPU生态构建策略,梳理了“联接”+“计算”推动数字基础设施的发展路径,从网络、内存、缓存三个层面构建起以数据为中心的新一代基础设施。孙伟认为,DPU具有算力/存储资源池化和调度分配的能力,是实现虚拟化和容器化的基础。
华为数据存储战略与业务发展部副总裁王旭东以“加快数据存力高质量发展,构建多云时代的可靠存储底座”为题,围绕数字化和多云场景,介绍了数据存力产业升级的实施路径。王旭东强调,要面向多云的可靠数据存力底座,夯实多云连接能力,打造分布式数据库存储解决方案,提升智能数据分级存储能力。
浪潮算力网络研究院副院长常成洋分析了算网协同创新发展对于“东数西算”落地的重要意义,围绕泛在算网基础设施、敏捷算网运营体系、创新算网服务能力和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进行介绍,指出要面向底层算力基础设施,研发通用算力、智算算力、超算算力基础设施,构建云、边、端算力服务以支撑泛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凝聚、流动、开放的算网体。
NVIDIA宋庆春以“网络异构计算构建高性能算力云”为题发布主题演讲,聚焦网卡计算、交换机计算、性能隔离,探讨了网络计算技术如何实现高效节能、安全低耗、高性能业务加速、网络极限突破。宋庆春指出,云原生超级计算技术能够有效平衡性能提升和节能减排,实现CPU、DPU、加速器和网络协同工作。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高级业务主管孙聪以算力强基测试为主题,介绍了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数据中心团队开展的“DC Tech算力强基行动”。该行动涵盖服务器、加速卡、存储阵列以及分布式存储等多个品类的工作,从计算、存储、网络和其他四大维度,构建起完整、权威、专业的产品测试体系,为用户选型、市场推广提供重要参考。
近年来,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数据中心团队持续加强算网融合研究,在政策支撑、生态建设方面不断推动产业发展。未来,团队将与产业界通力合作,共同推动我国算网融合的进一步发展。
相关业务联系方式:
王少鹏 13701380040
wangshaopeng@caict.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