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算模数用”实践案例开始征集!
为破解算力与场景脱节、技术标准不统一、产业落地效能不足等核心痛点,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正式启动“算模数用”实践案例征集计划(2025)。本次征集以算力资源高效化、算力模型智能化、算力数据体系化、算力应用价值化为核心维度,面向全球企业、科研机构及创新团队,遴选驱动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实践,加速培育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
一、案例申报要求
聚焦“算模数用”即算力、模型、数据及应用,征集产品、创新技术及解决方案相关的优秀案例,突出创新性、示范性与可推广性,具体要求如下:
1.产品类案例
聚焦具备代表性的算力产品或核心部件,要求产品具备自主可控、性能领先或能效突出的特点,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成效。
可申报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国产化芯片、算力一体机、高能效数据中心设备、算力网络节点产品等。
2.技术类案例
聚焦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的核心技术,要求技术方案在性能优化、算法创新或系统集成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能支撑算力资源、模型、数据等关键环节的升级。
可申报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异构算力池化技术、算效优化算法、多模态模型、智能存储技术等。
3.解决方案类案例
聚焦算力赋能行业的综合应用实践,要求方案能体现算力平台的集成能力和行业落地价值,在智能制造、能源、生物医药、金融等领域具备可复制推广的示范效应。
可申报方向包括但不限于:算力平台方案、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全场景AI应用实践等。
二、申报流程与成果赋能
1.申报主体
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创新联合体等,资质文件清单及主体证明如下:
企业需加盖公章的营业执照
科研机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重点实验室批文
第三方测试报告(需CMA/CNAS资质)
用户效益证明(附盖章原件)
2.时间节点
征集启动:2025年10月10日
截止申报:2025年11月15日
结果发布:入选案例计划于2025年12月公开发布
3.申报要求
案例需实际部署运行≥6个月,且有可验证的成效指标(如算力利用率提升30%+、模型推理延迟降低50%+等)
每个单位限报3项,需提供技术方案、测试报告及用户证明
通过初审单位将进入评测即服务深度优化通道(含算力测试服务对接和专家指导)
4.成果推广机制
等级认证:入选案例将有机会获得4A(高阶级)/5A(卓越级)能力证书;
生态赋能:入选案例将被纳入《“算模数用”体系实践案例集(2025)》及相关算力技术和经济案例名录,整理成册公开发布,未来有机会优先对接专项支持。
平台宣传:通过中国信通院及相关协会的公众号、视频号、网站开展宣传推广,在行业会议活动中为典型案例提供宣讲机会。
申报咨询:
阮老师 ruandi@caict.ac.cn
张老师 zhangyixing@caict.ac.cn
吴老师 wumeixi@caict.ac.cn
点击“https://mp.weixin.qq.com/s/JJdPjrznXx9Lx09vHyamng”
获取《“算模数用”体系实践案例征集申报表》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