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CC专家分享】郭亮:液冷技术发展探讨
热点
第十二届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于12月20-22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在数据中心技术创新论坛上,来自行业的多位专家齐聚于此,共同探讨数据中心的创新技术,以推动IDC行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主任工程师郭亮参加此次会议并作主题演讲,他的演讲主题是《液冷技术发展探讨》。
郭亮介绍到,马克沁重机枪是最先使用液冷方式的工业产品。
相比其他制冷方式,液冷能使产品具有更大的功率密度,郭亮指出,二战时期,劳斯莱斯的发动机大多采用液冷的制冷方式。
充电汽车的电池采用液冷的方式,可起到电池保温的作用,有利于汽车在极端环境条件下的稳定运行。
郭亮指出液冷被广泛应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一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对存储、计算的要求不断提高,并呈现爆炸式的增长;
2
二是能源消耗的过快增长,在国民生活中占据着居高不下的比重,已出现部分地区能源短缺的矛盾;
3
三是CPU的功耗不断提高,已从35瓦提升至240瓦,而且部署密度非常高。另一方面,GPU的功耗也在逐渐增高,“一块GPU功耗能达到三百瓦。”
随着功率密度不断升高,风冷越来越力不从心。郭亮表示,目前行业针对散热问题正进行不懈的努力,包括各种技术革新以及其他的尝试。“但技术的进步能否突破理论的极限将成为一个重大的难题。”
能源消耗的问题日益明显,催生了绿色能源的使用,包括太阳能、水和生物能。但是,郭亮表示,这种能源多为“靠天吃饭”,如何确保其可持续性的利用,技术方面还有待发展。
随着能源消耗的不断提高,功率密度的不断增大,数据中心级别的液冷开始被应用。他指出,阿里巴巴的千岛湖数据中心,利用湖水进行自然制冷,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数据中心的绿色化程度。
郭亮表示,功耗越来越高,液冷还有一个优势是能够提高服务器的性能。
无疑,液冷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冷却液泄露导致的宕机事件。郭亮认为,未来,对于冷却液的选择、使用、回收以及是否会对人体造成伤害,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演讲最后,郭亮强调,对于液冷来说,它正处于技术发展的上升期。“近几年随着各种新应用的不断出现,对计算和存储的需求越来越高。多节点服务器、天蝎整机柜服务器、微模块等先进的IT设备部署方式的功率密度在不断加大。这就需要有新的散热技术去匹配功率密度的提升。液冷已慢慢被行业接受,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散热方式。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企业投身到液冷这个行业中来,共同促进这项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ODCC(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的液冷研究项目正在有条不紊进行中,覆盖浸没、冷板和喷淋等多种方式,欢迎业界的更多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