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INFORMATION新闻动态

关注微信公众号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2017开放数据中心峰会亮点之“中国首个25G联合试验床”最新进展

2018-01-16

2016年9月,ODCC发布了“25G TOR 交换机技术规范”,2017年5月,ODCC发布了“25G AOC技术规范”。2017年5月12日,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中国信通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英特尔、思科、华为、迈络思、台达、英业达、Finisar、联想、武汉光迅、IXIA等产业链相关用户和厂商共同联合建设的,国内首个25G测试验证试验床正式启动。

25G以太网的设计之初是希望解决日益增长的服务器到TOR之间的链接速率需求问题。采用25G会使PCIe通道的使用效率更高,数据中心的布线成本更低。 目前Cisco和Mellanox等主流芯片厂商均已有成熟的25G交换芯片,Intel和Mellanox等网卡厂商也都有相关的25G网卡产品。这些网卡基于各公司成熟的芯片技术,同时也支持RDMA、VXLAN等新技术,可以在数据中心内部实现25G的端到端网络解决方案。

部分主流25G交换机产品

从实际部署看,由于各个厂商对标准的理解有差别,导致25G的兼容性还有一定问题。ODCC的25G试验床从物理层、2/3层、4/7层入手,希望通过从底层到上层的全面测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25G的全面稳定应用。

首先是在自协商和前向纠错方面,不同的配置都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误码率。ODCC对于FEC-Phase1(Base-R FEC)和FEC-Phase2(Reed-Solomon FEC )两种FEC通过不同的使能组合,测量被测设备和线缆之间的互通性。

其次是在二/三层的转发方面,需要对交换机和网卡分别进行流量的测试。对网卡来说,可以在测试仪内部置入测试仪表的软件流量发生、统计工具,与外部物理测试仪表配合,实现流量测试;对交换机来说,跟普通的交换机类似,进行RFC2544的测试验证。

25G试验床模型

由于TCP、UDP层等不同传输协议其特性不同,即使二三层性能测试结果良好,仍有可能发生TCP劣化等四七层性能问题。另外由于不同业务的数据报文长度、频率、实时性要求不同,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性能结果,这也是25G端到端应用的重要验证方面。希望通过模拟环境的搭建和模拟流量的运行,实现对25G网络中各种设备兼容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的验证,从而实现对包括OTT视频、HTTP以及FTP等业务质量的量化测试。

通过ODCC的25G试验床,从物理层、2/3层和4/7层等各个方面对25G相关产品开展全面的测试研究工作。经过完善的测试,能够使相关产品在正式部署之前暴露并解决包括兼容性在内的很多潜在问题,促进25G的商用和规模化进程。

8月22日的“2017开放数据中心峰会上”,将为大家带来25G试验床在技术和应用上的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