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INFORMATION新闻动态

关注微信公众号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落实国务院“人工智能+”行动,推动普惠算力发展​

2025-09-17

近日,《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明确将“推动智能算力供给普惠易用、经济高效、绿色安全”列为强化智能算力统筹的核心举措。这一部署不仅凸显了普惠算力在“人工智能+”推进中的重要作用,更为缓解算力供需矛盾、促进人工智能在各领域应用提供了关键路径。

当前,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正从“单点突破”迈向“全域融合”,《意见》提出,到2027年智能终端及智能体的应用普及率应达到70%以上,这一目标意味着算力需求正由高端集中场景向中小微企业生产优化、县域农业数字化与智能化、基层医疗辅助诊疗等“长尾”场景延伸。但在现实中,中小微企业和县域主体受算力成本与技术门槛所限,存在“用不起”“不会用”等问题,算力资源分配的结构性不均衡制约了“人工智能+”的落地广度。

普惠算力以“普适性”与“经济性”为核心,恰是缓解相关瓶颈的关键着力点。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围绕普惠算力开展研究与试点工作,深入研究普惠算力核心特征,鼓励创新算力服务模式,其基本内涵如图1所示。

微信图片_2025-09-17_111235_852.png

图 1 普惠算力基本内涵

中国信通院基于前期研究和产业现状摸底,提出一套面向算力相关产品、平台与服务的普惠算力能力评测体系。该评测覆盖算力全链条,包括基础设施层、基础设备层、基础软件层、开发平台和上层应用等领域。普惠算力的应用围绕普适和经济两大特点,以让用户用得起、用得会、用得快等为目标,一方面,确保服务的可获得性与易用性,另一方面,满足性能高效、安全可靠、能效优化、绿色低碳等基础要求。

微信图片_2025-09-17_111317_995.png

图 2 普惠算力评测体系

普惠算力依托“算力+行业”的模块化方案降低使用门槛,通过算力共享提升资源利用率,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条件,催生智能原生新业态。普惠算力支持各主体以较低成本和门槛获取各场景的算力支持,为中小工厂提供轻量化算力服务以推进工艺升级,高校可借助普惠算力开展科学研究以推动“人工智能+科技”等重点行动落地,制造企业以较低成本促进生产要素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等。

《意见》的实施将加快普惠算力相关工作的进程。随着算力调度体系的完善、行业解决方案的丰富,普惠算力有望成为“人工智能+”的重要支撑,并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作用,进一步提升智能化发展的普惠性与可及性。

联系人

白老师 15810902581 bailiting@caict.ac.cn

王老师 18601152291 wangyue2@caict.ac.cn

未标题-1.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