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边缘新动能,共绘创新未来篇!2025开放数据中心大会-边缘计算分论坛成功举办!

2025年9月9日,2025开放数据中心大会边缘计算分论坛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由ODCC边缘计算工作组组长、腾讯云边互联网络技术总监陈炜主持。

陈炜
ODCC边缘计算工作组组长、腾讯云边互联网络技术总监
来自中科院、北京大学、腾讯、中国移动、百度、阿里云、英特尔、安擎、柏斯托、博通、中国信通院等单位的专家齐聚一堂,对边缘计算产业发展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张赤东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所长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所长张赤东分享了新兴产业技术开发战略与政策,聚焦边缘计算分析战略背景、目标、布局等,指出技术、人才、资金等研发挑战及应对路径,强调国家与地方政策支持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呼吁加强产学研合作,攻克技术瓶颈,完善相关标准,为边缘计算领域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指导。

张海霞
北京大学教授
北京大学教授张海霞分享了AI时代软硬件协同发展的前沿策略与机遇,以ChatGPT、Sora等为例阐述硅基生命发展,并介绍HMGN材料在传感、互联等领域的应用及可重构传感模块、智能系统等,为软硬件一体化发展提供方向。

曾伟铨
柏斯托业务发展总监
柏斯托业务发展总监曾伟铨展示了创新低碳冷却液技术,Synmerse™系列产品以优异散热、高安全性和生物降解特性,显著提升数据中心能效与可持续性,推动绿色数据中心建设迈向新阶段。

张骏
安擎首席架构师
安擎首席架构师张骏分享了AI系统全栈性能优化实践,涵盖大模型训练与推理的软硬件协同设计,分享全栈性能优化在大模型预训练,高速推理性能以及AI赋能AI调优等方向上的业界实践案例,强调百万亿参数模型的实现路径技术趋势。

李秋香
腾讯高级网络架构师
腾讯高级网络架构师李秋香介绍了分布式AI算力发展趋势下的云边协同AI发展三阶段(边缘快速补充中心算力、边缘算力下沉、云边端协同AI),AI边缘训练和边缘推理对边缘算力集群和前端网络云边协同的需求和挑战、技术目标和关键技术。

周曼
中国信通院工程师
中国信通院工程师周曼分享了“边缘智能”评估体系最新进展,覆盖基础层、模型层、平台层、应用层,通过建立分级度量、动态迭代的标准化测评机制,形成“测—评—证—优”闭环,加速产业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发展进程。

李锴
中国移动研究院技术经理
中国移动研究院技术经理李锴分享了智算互联OISA协议的创新架构,从AI驱动基础设施发展、超节点智算开放互联技术创新、OISA光互联技术演进等三方面展开,为智算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李晓成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高级技术专家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高级技术专家李晓成分享了边缘云架构的演进,从1.0的流量型场景到2.0的终端云化和云网融合,再到3.0的AI推理场景,展示了边缘云如何通过硬件定制和软件服务支撑多样化业务,推动未来垂直领域业务发展。

陈羿函
英特尔首席工程师
英特尔首席工程师陈羿函分享了Switchless Scale Up GPU超节点互联系统架构。该方案融合Scale Up和Scale Out架构优势,采用LPO光模块技术优化光互连,降低延迟与功耗,提升性能,为大规模AI推理提供高效参考解决方案。

阮迪
中国信通院高级业务主管
中国信通院高级业务主管阮迪分享了“算模数用”评估体系评估体系最新进展,聚焦算力资源、算力模型、算力数据、算力应用四大关键领域,通过打造分类评定、持续升级,量化指标与质性评估相结合的标准化测评方式,多维度、全链条助力产业发展。

董勋
百度边缘计算解决方案负责人
百度边缘计算解决方案负责人董勋介绍了边缘算力产品矩阵与共建方案,涵盖BEC、AICP等产品,提供计算、存储、网络等服务,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合作成果。

周大为
博通架构师
博通架构师周大为探讨了AI Fabric的前景,包括纵向扩展、横向扩展和前端网络的多种技术方案,重点介绍了以太网在纵向扩展中的应用尝试,展望AI Fabric的发展方向。
本次边缘计算分论坛聚焦前沿技术趋势,围绕技术研发战略、软硬一体化、云边协同、GPU卡间互联、训练-推理协同优化、边缘云架构及应用实践、“算模数用”及“边缘智能”体系等热点议题,从政策、战略、机遇、技术等多维度把脉边缘计算,共促边缘智能发展,为AI产业生态注入新活力,推动行业迈向智慧新时代。

ODCC边缘计算工作组联系人
周老师 13810136860(微信同号) zhouman@caict.ac.cn

ODCC秘书处联系人
刘老师 13488889649(微信同号) 邮箱:liupengyun@caict.ac.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