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3331《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技术和分级要求》安全性解读
2023年11月27日,国家标准GB/T 43331-2023《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技术和分级要求》正式发布,将于2024年6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规定了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在绿色、可用性、安全性、服务能力、算力算效、低碳等六大方面的技术及分级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数据中心的安全保障日益凸显其重要性。当前,威胁数据中心安全的因素层出不穷,数据中心安全性面临火灾、操作失误、被盗、网络攻击、电磁干扰等诸多挑战。一旦数据中心的安全性遭到破坏,会造成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损失。数据中心作为各个行业信息系统运行的物理载体,已成为经济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关键基础设施,应以发展与安全并重为原则,进一步强化物理层面和网络安全的管理和能力建设,构建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
工信部高度重视数据中心安全问题,先后出台了《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等政策,对数据中心的安全性提出要求:完善新型数据中心安全监测体系;加强数据中心承载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机制建设;鼓励算力基础设施采用安全可信的基础软硬件进行建设;推动算力建设运营应用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等。
为了贯彻落实工信部相关政策,中国信通院长期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经过多年实践迭代,团队联合业界众多设备商、数据中心企业、用户企业共同编制了该国家标准,其中安全性的分级要求,聚焦物理安全、人员安全、设备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五方面,安全性等级从低到高分为五级,最高级别为第五级。
从分级要求来看,安全性等级越高,对相关指标的要求越高、安全管理范围越大。以人员安全为例,装备配置比从第一级的不低于10%提高到第五级的不低于30%;对物理安全的要求从4项增加到14项,安全管理范围逐渐扩大。
从具体内容来看,物理安全对机房配套环境提出了要求,包括安全管理规范、物理隔离手段、值守制度、门禁权限管理制度、不间断无盲点监控等要求;人员安全包括人员专业、职业资格证书、装备配置比等要求;设备安全对电磁兼容、防水防潮、防静电、温湿度配置、防尘、操作流程指标、运维平台等提出要求;消防安全规定机房具备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机房配备灭火器等;网络安全包括网络架构、网络管理、入侵防范、网络监测、网络设备等几方面的内容。
安全的数据中心环境能够确保关键IT设备免受物理损害、数据泄露和网络攻击的影响,进而保障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通过综合评估数据中心的安全性等级情况,运营者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数据中心的安全现状,有助于运营者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和加固;另一方面,不同的行业对于数据中心的安全要求存在差异。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符合自身安全要求的数据中心服务,确保业务的稳定运行和数据的安全可靠。
联系方式:
王老师 18601152291
wangyue2@caict.ac.cn
杨老师 13718726255
yangbing@caict.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