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何宝宏:《中国运力白皮书(2023年)》解读
2023年8月18-19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3中国算力大会在宁夏银川举办。算网融合分论坛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和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ODCC)联合主办,于8月18日上午召开,中国信通院云大所所长何宝宏博士对《中国运力白皮书(2023年)》进行全面解读。
《中国运力白皮书(2023年)》由中国信通院云大所数据中心团队支撑算力大会编制,白皮书对云边端协同、大规模AI计算、“东数西算”等算力应用场景下的网络运力需求进行了全面剖析,明确了网络运力弹性、敏捷、确定、无损、智能融合等发展方向,并从用户入算、算力设施间以及算力设施内三个维度对网络运力关键技术进行分析。
何宝宏所长充分肯定了网络运力的重要作用,指出当前,全球数字经济高速发展,数字化转型不断加快,各类新型数字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对算网基础设施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络运力是以数据通信网和光传送网等网络基础设施为基础,以自动化、智能化网络技术和运营管理平台为支撑,以实现数据在不同用户、算力设施间以及算力设施内高效流动的网络运载力,是构建综合性算力服务的重要一环,地位不断凸显。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网络发展,提出网络强国战略,将网络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及北京、上海、山东、宁夏、广西、青海、湖北等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推动千兆光网、5G、IPv6+等网络运力技术发展应用。
随着我国数字化转型的纵深发展,算网需求不断提升,推动了网络运力全面升级。何宝宏所长指出目前,典型算力需求场景主要包括虚拟化、云边端协同、大规模AI计算和‘东数西算’等,通过对各类算力应用场景下的网络需求进行分析,可以总结出网络运力的总体方向,即高速泛在、弹性敏捷、安全可靠、确定无损、高利用率、智能融合。
为了应对网络运力需求升级挑战,更好地支撑各类数字化场景,运力白皮书提出了针对性的网络技术方案,何宝宏对《中国运力白皮书(2023年)》网络热点技术进行了全面解析,指出运力网络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用户入算网络,算力设施间网络和算力设施内网络。三部分网络相互配合,共同承担网络运力。
在用户入算方面,IP承载网、OTN、SPN、SD-WAN等技术应用能够为用户提供泛在网络接入,IP网络应用感知、OSU灵活接入、网络服务化等技术应用可提高入算网络智能敏捷程度,OTN物理硬管道、IP时延算路、网络切片等技术应用提高了网络的确定性,用户入网体验极大提升。
算力设施间网络方面,IP以太网400GE、800GE和400Gbps OTN/C120+L120光传输系统的应用提高了算间网络高速互联能力;SRv6网络可编程技术和全光交叉(OXC)灵活调度等技术发展提高了网络弹性敏捷程度;SRv6 EVPN和基于Mesh化的ASON等技术应用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除此之外,IP广域网应用加速、体验测量、网络全息可视与多因子算路、数字地图等创新技术应用在大模型数据传输、东数西算、算力并网等场景中,为客户提供应用体验保障、一跳入多云、安全可信的广域网络。
在算内网络方面,超融合以太网通过负载均衡算法、端网协同拥塞控制等技术应用保障了数据中心网络零丢包、低时延、高吞吐等极致性能的发挥。AI计算领域,业界目前广泛采用网络级负载均衡、创新网络拓扑、毫秒级故障收敛、算网协同等热点技术的创新应用,来构建高吞吐、大规模、高可靠、易运维的AI集群网络,以支持AI大模型时代的高效用算。
在安全可信、运维管理及绿色低碳方面,运力网络作为支撑算力高效运作的关键枢纽,需要实现网络端到端的安全、可视化和绿色。可通过零信任、安全隔离、APN6网安联动、网络设备可信等技术应用提高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网络运力地图技术可提高网络智慧管控能力。芯片动态调频、AI智能休眠、业务感知等技术应用可强化运力网络绿色低碳水平。
中国信通院云大所数据中心团队将持续关注我国网络运力发展最新动向,强化网络运力前沿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推动我国网络运力高水平发展。
联系方式:
王老师 wangshaopeng@caict.ac.cn
团队邮箱:Dceco@caict.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