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数据中心副总经理杨志国:银行业大型数据中心光纤存储网(SAN)建设的策略与实践
今天他们是讲存储,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跟存储有关联关系的非通用的架构技术方案的介绍。
举一个小例子,网,首先是网,网加什么东西呢,我们原来讲是内网、外网,现在加了一个互联网,又加了工业互联网,又加了数字互联网,又加智能互联网,还加云存储网,很多东西往后加,技术在不断发展。网等于钱,这个等式可能大家觉得不太成立,什么叫钱包,存储是存储数据的,存储是我们的钱包,网等于钱,为什么叫钱,所有互联网金融都是为了去赚钱,放在磁盘里,放在钱包里。网=钱+钱包,等于经济发展,还等于中国梦,习主席讲的,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智能互联网、数字互联网,大数据,统统是网去驱动的。
中国银行数据中心副总经理杨志国
我们银行有独特的应用模式,今天讲是SAN的网络架构怎么实现。光纤存储网络是数据中心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提供一个稳定的磁盘连接和数据备份传输通道,保证网络稳定运行,我们讲FC的网络叫光纤通道网,跟IP网不一样,大家可能不太了解。这个网包括SAN网起点是从1997年开始,我们银行内部SAN网的建设,大量的设备,有上千台设备,小机,我们叫做开放平台设备,我有上千Win平设备,但是不可能每一台设备连一个磁盘。用SAN网调动所有磁盘和机器,小型机互联,这样带来一个管理的方便性,数据的一致性比较好,这是一个目的。
我们数据中心发展时代大体三大步,也可以说五大步,基于SAN网结构去实现大概三大步,一个是不集中,规模较小的,DC。后面是大集成,数据高度集成DC。第三是互联网金融时代,多地多活,敏捷持续交付的DC,它的发展跟SAN网有关联关系。SAN网和数据中心的发展,是伴随发展而发展的,原来我们在小型机房的时候,SAN就是一个磁盘跟计算机直连,直接打通。后面随着发展,现在引进SAN网络,进行资源池化,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解耦,后面发展以后,数据海量增长,到了3.0时代,资源云化、运维自动化、全闪存。我们银行SAN是哪种结构,原来叫存储直连,机器和磁盘直连,后面是小规模SAN,后面到了大规模SAN网络,通过SAN网络调度管理所有的磁盘。现在我们的SAN规模端口可以接到1500个。
SAN网络的必要性和应用,SAN经过了六个时代的发展,包括第一代,1997年,1Gb/s的传输速率,二代是2Gb/s,现在已经到了第六代,传输速度达到128Gb/s。业务需求推动存储的发展,虚拟化,存储容量增长,闪存改变一切,期望更高的SLA,这样的程序发展以后,也为我们SAN网络架构带来非常好的继续推动。FC在每一轮数据中心存储变革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磁盘可用性、性能、存储效率也是衡量SAN网络去保证它安全运维重要的一环。这是性能的一个表,包括文件管理系统怎么管理,包括成本是多少,包括performance等等。SAN网络五大优势,第一是高可用性,双层架构,扩展性也比较好,包括安全性、隔离性也比较好,特别是响应速度也非常快,微秒级响应时间,这种安全性、可靠性带来了我们架构存储网一个很好的基础条件。SAN网络应用场景有哪些,核心业务、高频交易、大型数据库、虚拟化资源池、开放测试环境、数据复制 同城异地灾备。
SAN网络规划和最佳实践,SAN网络在生产中心本地生产SAN网的架构。有小型的架构,也有大型的架构,小型架构是两层边缘到末,也有单环的大型架构,三层架构,从核心边缘到核心再到边缘。这是同城备份网络架构,这是设计流程。最佳实践,双层网络、FABRIC双架构,业务选择收敛比,包括合理配置,包括不同类型网络有效隔离,包括异地备份配置优化。分类隔离原则,我们有生产网络和准生产网络,也有开发测试网络,还有备份网络,都进行物理隔离。FC网络和流量分配也要满足需求,还可以和不同运营商链路并行使用异地灾备也可以跟不同运营商链路交叉使用,开启合理数据压缩方式。
SAN网络随着互联网发展,是不是SAN网络就没有未来的发展了?其实还是有的。现在走IP网的话,一旦有网络风暴的时候,会操纵整个数据产生质量问题,交易缓慢,会有波动。还有自动化运维。简化SAN管理,包括故障诊断、监测性能故障和报告方面也非常方便。也可以7×24小时365天实时SAN存储网络监控,包括端口级别监控,还有网络级别可视化,还有应用级别监控,整个网络运维是安全可靠的。未来SAN网络挑战,全闪存储的使用,存储虚拟化和服务器计算资源云化,运维高度自动化,还有数据库多地多活,还有分布式数据备份,都带来很大的挑战。数据中心对SAN网络的影响,采用全闪存架构的磁盘直列,使业务应用性能提升2-4倍,特别是我们的闪存出来以后,对应用的提升是非常好的。全闪存的容量提高,可以存储更多数据。未来FC协议将主导银行业数据中心存储网络,为满足应用运行高性能要求,也为未来SAN网络打下好的基础。SAN网络变化趋势,结构模块化,运维智能化,更高网络性能。有很多成效,不再说了。
抛出一个问题出来,今天在座的估计很多磁盘厂商都来了,包括华为、新华三、IBM、浪潮,我这里抛弃出去问题,到目前为止,我们SAN FC光纤网络我们国家的产品还没有一家生产,中兴事件出来以后,我们怎么办。SAN在大型的数据中心非常普遍,现在我们的产品都是来自于国外的,我们有些需求估计他们短时间也解决不了。今天来了很多厂商,你们就要担起中国SAN网络研发的责任,推进我们中国的SAN网,相信新华三、华为这些厂商应该有技术能力去实现它。我们目前在国内还没有标准,我们要做这个标准,让国家的产品适应我们中国的技术标准。希望这项技术能够在行业推广下来,将来你实行你的云架构方案包括虚拟架构方案,都会带来很多好处。
今天和大家简单介绍了一下大型数据中心SAN策略与实践这么一个课题跟大家探讨交流,新技术在不断发展,也需要我们去探讨这些新技术,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